新冠病毒科普及預防知識
來源:解娟
2019 年12月中旬以來,中國武漢短期內出現了以發熱、乏力、咳嗽、呼吸不暢為主要癥狀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各級政府、衛生健康行政主管部門高度重視,快速組織疾控機構、醫療單位和科研院所開展調查、救治和協作攻關,迅速確定這類病例的病原為新型冠狀病毒,世界衛生組織(WHO)確認并命名為 2019-nCoV,該病原感染所致的肺炎稱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一、簡單科普:
1.冠狀病毒是什么?
冠狀病毒為不分節段的單股正鏈 RNA 病毒,屬于巢病毒目冠狀病毒科正冠狀病毒亞科,根據血清型和基因組特點冠狀病毒亞科被分為 a、β、γ 和 δ 四個屬。冠狀病毒屬于冠狀病毒科,由于病毒包膜上有向四周伸出的突起,形如花冠而得名。
冠狀病毒大部分感染動物,目前從人分離的冠狀病毒主要有普通冠狀病毒 229E、OC43 和 SARS 冠狀病毒(SARS-CoV)三個型別。已知感染人的冠狀病毒有 6 種:a 屬的 229E、NL63,β 屬的 OC43、HKU1、中東呼吸綜合征相關冠狀病毒(MERS-CoV)和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相關冠狀病毒(SARS-CoV)。
從武漢市不明原因肺炎患者下呼吸道分離出的冠狀病毒為一種新型冠狀病毒,WHO 命名為 2019-nCoV。
目前已知的 6 個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基因組序列幾乎完全一致,并且從基因序列同源性上來說,新型冠狀病毒更接近 SARS-CoV,而不是 MERS-CoV。新型冠狀病毒目前可以歸到 β 屬冠狀病毒中,該種屬在演化樹上來說,與 SARS-CoV 和 MERS-CoV 接近,但不完全一樣。
2.哪些人容易感染新型冠狀病毒?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在免疫功能低下和免疫功能正常人群均可發生,與接觸病毒的量有一定關系。如果一次接觸大量病毒,即使免疫功能正常,也可能患病。對于免疫功能較差的人群,例如老年人、孕產婦或存在肝腎功能障礙人群,病情進展相對更快,嚴重程度更高。
是否感染主要取決于接觸機會,并不是抵抗力強的人群感染的風險會更低。兒童的接觸機會少,感染的幾率低;同樣的接觸機會,老年人、有慢性病的人以及抵抗力差的人感染幾率更大。
①何謂"超級傳播者"?
某一感染者體內的病毒出現變異或者適應人體的情況,導致該病毒的傳播者能力強,進而令該患者可傳染很多的密切接觸者,這樣的病人就被稱為 " 超級傳播者 "。在感染人數判斷上,如果感染人數超過三個,就可以考慮在超級傳播者的范圍內;如果感染人數超過十個,就應該是比較確切的超級傳播者。
特點:
1.高齡體質弱者
2.存在其他基礎疾病
他們為數不多,但傳染性較強,是疫情的主要傳播者。
②什么是"毒王"?
超級傳播者也可以被稱為 "毒王","毒王"的第二層含義是傳播者感染的病例通常出現重癥,甚至多有死亡,"毒王"是病毒變異后感染力和致病性增強的結
3.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途徑有哪些?
主要傳播方式是經飛沫傳播、接觸傳播(包括手污染導致的自我接種)以及不同大小的呼吸道氣溶膠近距離傳播。
①什么是飛沫傳播?
飛沫:一般認為直徑>5um 的含水顆粒,飛沫可以通過一定的距離(一般為 1 米)進入易感的粘膜表面。由于飛沫顆粒較大,不會長期懸浮在空氣中。
②什么是接觸傳播?
直接接觸:病原體通過粘膜或皮膚的直接接觸傳播
血液或帶血體液經粘膜或破損的皮膚進入人體(主要見于病毒的傳播)
直接接觸含某種病原體的分泌物引起傳播。
前期各醫院收治病例多數有武漢市華南海鮮市場暴露史,部分病例為家庭聚集性發病,醫務人員感染風險高。從現在定義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推斷,近距離飛沫傳播應該是主要途徑。
4.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癥狀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起病以發熱為主要表現,可合并輕度干咳、乏力、呼吸不暢、腹瀉等癥狀,流涕、咳痰等癥狀少見。
一半患者在一周后出現呼吸困難,嚴重者病情進展迅速,數日內即可出現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膿毒癥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礙。部分患者起病癥狀輕微,可無發熱。多數患者預后良好,少數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實驗室檢查:發病早期白細胞總數正?;蚪档?,淋巴細胞計數減少,部分患者出現肝酶、肌酶和肌紅蛋白增高。多數患者 C 反應蛋白和血沉升高,降鈣素原正常。嚴重者 D- 二聚體升高。
5.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實驗室檢查
新型冠狀病毒可通過實時熒光 RT-PCR 鑒定。每個病例采集上、下呼吸道標本,如支氣管或肺泡灌洗液、深咳痰液,同時采集發病初期和發病 14 日后的血清。
發病早期白細胞總數正?;蚪档?,淋巴細胞計數減少,部分患者出現肝酶、肌酶和肌紅蛋白增高。多數患者 C 反應蛋白和血沉升高,降鈣素原正常。嚴重者 D- 二聚體升高。
二、辦公家居日常防護
1.室內空氣、地板如何消毒?
(1)酒精:酒精能使細菌的蛋白質變性凝固。消毒皮膚可使用 75% 醫用酒精。將酒精裝到小噴壺里,給寶寶噴噴手或者給屋內除菌消毒。如果外出不方便攜帶酒精的話,可以帶一些酒精棉片。
(2)蒸籠:從沸騰開始 20 分鐘即可達到消毒目的,適用于消毒餐具、衣物和包扎傷口的紗布。寶寶的餐具一類的可以用這個樣帶蒸籠的蒸鍋蒸一下消毒。
(3)煮沸:100 ℃也能使細菌的蛋白質變性,需要消毒殺菌的物品需要全部浸過水面。適用于餐具、某些玩具、奶瓶等等小件物品。
(4)天然紫外線:天然紫外線就是太陽光,殺菌效果可是不容忽視。適用于空氣、衣物、毛絨玩具、被褥等。
(5)空氣清潔:保持室內空氣清潔,常通風換氣是必要的,尤其在秋冬天氣,別因為寒冷而忽視了通風。
(6)漂白粉:漂白粉能使細菌的酶失去活性導致死亡,是非常有效的消毒殺菌法。在桌椅、床、地板、墻面等使用 1-3% 漂白水(漂白粉加清水),用抹布擦拭即可達到消毒目的。
(7)消毒液:消毒液包含氯能有效消毒殺菌,直接稀釋之后裝在塑料壺即可進行消毒殺菌,但需要注意避開食物和餐具。適用于桌、椅、床、墻面、地板等。
2.外出記得帶口罩
冠狀病毒體積很小,戴口罩能擋住嗎?
口罩有用。因為口罩的作用是阻擋病毒傳播的「載體」,而非直接擋住病毒。常見的呼吸道病毒的傳播方式,包括兩種:近距離的密切接觸,和遠距離的氣溶膠傳播。所謂的「氣溶膠」,一般我們能接觸的就是患者的飛沫。合理佩戴口罩,可有效擋住飛沫,也就能阻斷病毒直接進入人體內。
醫用口罩的使用方法:
(1)不管是一次性口罩,還是醫用口罩,其實都是有正反面的,就拿一次性口罩來說,顏色深的是正面,正面應該朝外,而且醫用口罩上還有鼻夾金屬條
(2)正對臉部的應該是醫用口罩的反面,也就是顏色比較淺的一面,除此之外,要注意帶有金屬的部分應該在口罩的上方,不要戴反了。
(3)分清楚口罩的正面、反面、上端、下端后,先將手洗干凈,確定口罩是否正確之后,將兩端的繩子掛在耳朵上。
(4)最后一步,也是前面提到過的金屬條問題,將口罩佩戴完畢后,需要用雙手壓緊鼻梁兩側的金屬條,使口罩上端緊貼鼻梁,然后向下拉伸口罩,使口罩不留有褶皺,最好覆蓋住鼻子和嘴巴。
3.特殊人群如何佩戴口罩?
(1)孕婦佩戴防護口罩,應注意結合自身條件,選擇舒適性比較好的產品。佩戴前應向專業醫師咨詢,確認自己的身體狀況適合。
(2)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身體狀況各異,如心肺疾病患者佩戴后會造成不適感,甚至會加重原有病情,這些人應尋求醫生的專業指導。
(3)兒童處在生長發育階段,其臉型小,建議選擇正規廠家生產的兒童防護口罩。
4.正確洗手
第一步,雙手手心相互搓洗(雙手合十搓五下)
第二步,雙手交叉搓洗手指縫(手心對手背,雙手交叉相疊,左右手交換各搓洗五下)
第三步,手心對手心搓洗手指縫(手心相對十指交錯,搓洗五下)
第四步,指尖搓洗手心,左右手相同(指尖放于手心相互搓洗)
第五步: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拇指搓洗,左右手相同
第六步:指尖摩擦掌心或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手腕轉動搓洗,左右手相同
什么時候需要洗手?
在咳嗽或打噴嚏后
在照護病人時
在制備食品之前、期間和之后
吃飯前
上廁所后
手臟時
接觸過動物之后
5.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時,我們怎么吃才好?
不要食用已經患病的動物及其制品;要從正規渠道購買冰鮮禽肉,食用禽肉蛋奶時要充分煮熟。
處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要分開。處理生食和熟食之間要洗手。
即使在發生疫情的地區,如果肉食在食品制備過程中予以徹底烹飪和妥善處理,也可安全食用。
6.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防控措施
第一時間發現病人,隔離:輕癥居家隔離或醫院隔離;
標準預防措施;
空氣傳播預防措施;
接觸和飛沫預防措施:勤洗手,出門戴口罩;
房間通風換氣;
清潔、消毒:新型冠狀病毒對熱敏感,56 ℃ 30 分鐘、75% 酒精、含氯消毒劑、過氧化氫消毒液,氯仿等脂溶劑均可有效滅活病毒。
7.家中怎樣預防新型冠狀病毒傳染?
(1)增強衛生健康意識,適量運動、早睡早起、不熬夜可提高自身免疫力;
(2)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掩住口鼻,經常徹底洗手,不用臟手觸摸眼睛、鼻或口;
(3)居室多通風換氣并保持整潔衛生;
(4)盡可能避免與有呼吸道疾病癥狀(如發熱、咳嗽或打噴嚏等)的人密切接觸;
(5)盡量避免到人多擁擠和空間密閉的場所,如必須去佩戴口罩;
(6)避免接觸野生動物和家禽家畜;
(7)堅持安全的飲食習慣,食用肉類和蛋類要煮熟、煮透;
(8)密切關注發熱、咳嗽等癥狀,出現此類癥狀一定要及時就近就醫。
8.在辦公場所怎樣預防新型冠狀病毒傳染?
(1)辦公期間需佩戴口罩;
(2)保持工作場所室內不斷的通風換氣;
(3)用肥皂和清水或含酒精洗手液清洗雙手,不用臟手觸摸眼睛、鼻或口。
(4)不要隨地吐痰,可以先吐在紙張上,在方便時再把它扔進封閉式垃圾箱內;
(5)在自己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將口鼻完全遮住,并將用過的紙巾立刻扔進封閉式垃圾箱內,防止病菌傳播;
(6)保持個人衛生,要勤洗手;
(7)傳染病流行季節應盡量避免各類聚會;